宣揚至道
所見所聞
余自幼受家庭薰陶,喜法術,好成佛或成仙,故時刻不忘欲尋師學道修行。及至不惑之年,於吾友家中,有緣閱讀吾師所著「太玄真言」之「至大至尊」一篇。不知何故,突然衝口而出,曰:「對」。後經吾友介紹,有幸拜盧太玄家炳為師。時,師僅囑以至誠之心多參神、多靜坐,雖不昧此理,惟以堅定信念奉行。經多年實踐後,有所領悟,知吾師希言養氣,行不言之身教,余獲益良多,終身受用。
佛教分十宗,內有佛法八萬四千門,道教有道法三千六百門,門門各執一苗根,究竟學佛、學道、學何宗何派或何法,皆是緣定。而緣玄妙非常,實難預知也。
余年少時隨先父母信奉佛教,因供奉仙、佛或神均須開光,似有違舉頭三尺有神明之義,故棄任何信仰。及後,隨吾師習道,繼而奉師命辦心齋後,更奉 至天至尊示諭,打破宗教界限,以大道為依歸。
余初學道時,常讀佛、道經典,或讀善知識對佛、道二經之註釋。經多年修道,體會到黃帝陰符經云:「觀天之道,執天之行,盡矣」。老子云:「知多障益深」,「明者自明,不明者自不明」,道德經云:「為學日益,為道日損,損之又損,以至於無為,無為而無不為」,莊子云:「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無涯,以有涯隨無涯,殆矣」。六祖壇經云:「直心是道場」,亦有所謂「盡信書不如無書」,而至大至尊聖典是儒、釋、道之義理為依歸,如依此理修行,是為上策。
余醉心於道,四處拜訪善知識或有道行之士,又或尋明師,冀隨其學道或共証所學,惟未如余之所願也。今以過去之經歷略述一二,供同好參証:
其一
有摯友佛學淵深,且出書註解佛法,一日到訪,余提及佛教強調眾生皆有佛性,都可成佛一事。據此,余認為,於剎那之間現出佛性時,該剎那應是佛境界。吾友不苟同,惟未解釋原因,各執一詞,齟齬多時,難有定論。余覺吾友我執太深,故憤然與友割蓆。不久,此事已置諸腦後矣。
其二
有某宗教上人,設講座於香港北角會堂,余慕名前往。上人堅稱成佛之道,唯一之途是修「觀音入道門」之法。余感詫異非常,知成佛之途法門不少,為何祇此一門,似有誤導之嫌,不知居心何在也。
其三
於一年之前,有道家高人從國內來港,余有緣與其會晤,冀能互修互証。
余問曰: | 「請問高人之啟蒙師是誰」? |
高人答曰: | 「啟蒙師為老子太上老君」。 |
問: | 「請問與太上老君接觸或溝通,何如」? |
答: | 「余患病之後,有此功能」。 |
又問: | 「靜為入道之門,何如」? |
答: | 「有層次階梯之分」。 |
問: | 「靜坐須守竅否」? |
答: | 「守竅是靜坐之初也」。 |
余有感高人所說之玄妙,深不可測,似是疑非,難明所說,不利於了解探究,故實難互証也。
其四
有吾友業中醫,懸壺濟世,在塵出塵,每日忙裡偷閒讀誦金剛經。余曾讀多部由大德或法師註解之金剛經,解釋含糊不清,因金剛經深不可測,非凡夫所讀,故鮮有與同好研討,恐誤導他人而招致惡報也,而吾友悟性高,以其智慧,對金剛經甚有見地,洞悉經中妙義,難能可貴,不作他人想也。
吾友認為生活在道中,道在生活中,正如六祖壇經云: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,離世覓菩提,恰如求兔角」。
其五
余往一講座聽密宗上師說法,遇友於講座上,後齊往晚膳。吾友食鐵板黑椒牛柳,當牛柳端上,在鐵板加醬料時,熱氣煙霧齊昇,香氣四溢,余不假思索立刻曰:「香甚」,吾友即時回應曰:「不應聞到香」,余續曰:「因有感而應,故有第一念之反應,若繼續有念起時,成妄念矣」。可惜吾友不認同,仍堅持己見。以吾之愚見,吾友年少,雖有學佛之心,惟無實修之果。
其六
余看錄影帶,聽一位非常有名氣之居士講修行之法門,部分內容包括:
- 釋迦牟尼成佛所修之法門為安那段那,即數息法門。此外,釋迦距今二千五百多年,有兩弟子因修此法門,現仍活於世,是耶非耶!
- 居士強調唯一成佛之法門是止觀法門。居士所言,余不敢苟同,因不論數息法門或止觀法門皆為有為法,有為則有意識,有意識則屬後天矣。
其七
前年秋,偶遇一修行者於滬,已皈依五台山一法師,並言其師公道行高,前曾任佛教團體要職。余傾聽之後,精神一振,心想:「未知其師公現位處何地,以及可請其開示否?」,余終於問其詳,修行者回應,曰:「師公現處深圳,吾可陪同汝前往,請師公開示」。
及後,余與心齋同門赴深圳,有緣會大師。大師逾百歲,有弟子為侍者,侍奉其左右,侍者似全權負責安排或處理事務。適時因欲謁見大師,冀能獲得祝福之信眾眾多,為着避免阻礙信徒與大師結緣,為有犧牲小我,將來有緣時至之日,再會大師,請其開示。是次雖未獲大師開示。惟已得到大師祝福「發大財」矣。
余靜思:大師每日接見源源不絕之信眾,精﹑氣﹑神,定必充沛橫溢,不愧是道行高之大師也。
其八
一位於二零一零年春出家人士,最近出版一本名《在印度遇見佛陀》之書,因書名太令人驚訝,余心想:「老拙向來以至誠之心學道數十年,至今從未遇仙或佛,而該書作者有緣遇佛陀,羨慕非常」。
余略讀此書,未察覺內容與書名有關。心齋一會友於今年三月下旬與現為法師之作者會面,作者解釋:佛陀是指自己,有誤導別人之嫌,甚或是「大妄語」,而大妄語其罪甚重,死後墮大地獄,修行者不可不慎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