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大至尊緣起

顯聖

歲次乙亥年八月十八日(民國二十四年,公元一九三五年九月十五日) 師盧太玄 (家炳) 於其府上廣州萬芳園縵廬,當練習易筋經十二勢時, 忽覺手足自然移動,十指大放靈氣、靈光,不僅純熟非常,而且絕無倦容。迨後一而再,再而三亦復如是,師初尚以為是下意識作用, 後忽靈機一動,知必有神靈降臨,於是爇香參拜,但因不知如何請示, 故師用口問曰 : 『尊者是神,是仙抑是佛?』神即用師之口答曰 : 『吾為無名無相,無始無終,全知全能之神也』。師謂:『神不以我卑微愚昧而降臨茅舍,實非常榮幸, 請即指示迷津』。 神曰:『子宅心正大,欲授以醫病治鬼大法,汝接受否?』,師曰:『當然,惟未知時間許可與否及能否學成』,神曰:『即學即成』。於是師再拜受命。

至大至尊真義

至大至尊,萬神之神也。先天地不為先,後天地不為後,昭垂於宇宙,為無始之始者也,蕩然無心,忘乎物我,故生天生地,化育萬物而不為主宰,不為君帝,生而不有,為而不持,功成而弗居,大而不自大,尊而不自尊,惟其不自大,故能成其大,惟其不自尊,故能成其尊,為宇宙之尊。老子道德經云:「道可道、非常道,名可名、非常名,無名天地之始,有名萬物之母,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」。又云:「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,寂兮寥兮,獨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為天下母,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,強為之名曰大」。故稱『至大』。道德經又云:「道生之、德蓄之、物形之、勢成之,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,道之尊、德之貴,夫莫之貴常自然」,故稱『至尊』。蓋神既窈窈冥冥,不可以為物,恍恍惚惚不可以為象,迎之不見其首,隨之不見其後,非實非虛,亦實亦虛,不生不滅,故神豈有形哉,顯現者亦法相耳。神既精微玄妙,故莫能名之。世稱之謂真君、天帝、真主、真宰,皆強為之名而已。稱之為 『至大至尊』,亦強為之名耳。

至大至尊不自生,亦不自化者也。彼不自生,故能生生;彼不自化,故能化化,能生生、能化化,獨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故為萬神之神,萬物之宗也。觀乎天得之以清、地得之以寧、日月得之以明、四時得之有序、萬物得之以生而生生不息,故有徵有信也。

至大至尊無生無性者也。若有生,斯有死,而神不生故不死,不死非生,不生非死,是故生而非生,非生而生也。神亦無性,有生斯有性,神無生故無性,強為之性。曰:「性之非性,非性之性,神亦無欲無為者也。蓋有生,斯有性,有性斯有欲,神無性,故無欲,強為之欲」。曰:「欲之非欲,非欲之欲。既無欲故無為。觀乎日月運行,春秋代序,無意無志,行所自然而已耳」。老子道德經曰:「道常無為而無不為」。

至大至尊無恩無怨者也。夫有生而後有性,有性而後有欲,有欲而後有為。神無生故無性,無性故無欲,無欲故無為,無為故無恩怨。神既蕩然無心,忘於物我,乃超乎恩怨矣;神亦無數無量者也。所以其大無外,其小無內,大可以彌六合,小可以藏於密,故高不可際,深不可測,焉有數可數可量哉。然 至大至尊不可考,昭垂宇宙,無始無極,蓋有始必有終,而神乃先天地生復歸於無極者也。

至大至尊心經
至 大 至 尊 。 萬 神 之 神 。
萬 物 之 宗 。 無 今 無 古 。
無 始 無 終 。 無 相 無 量 。
無 形 無 名 。 無 乎 不 在 。
無 乎 不 能 。 天 得 以 清 。
地 得 以 寧 。 日 月 以 明 。
神 人 以 靈 。 大 道 以 生 。
宇 宙 以 成 。 大 哉 聖 哉 。
至 大 至 尊 。 尊 無 以 上 。
大 莫 能 名。
  • 電話:
    (852) 2713 3195 / (852) 2713 8529
  • 地址:
    香港九龍何文田梭椏道廿五號二樓(電梯按一字)
主頁 | 網頁指南 | 免責條款 | 版權聲明